2020-10-05 23:54 来源:全球最电影
原标题:只有一个人的科幻电影《月球》豆瓣评分8.5 成本仅500万
2009年下旬,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协同他的剧组和一位演技绝佳的男演员,带来了他的科幻片处女作。
然而谁也想不到,就是这样一部小成本科幻剧情片竟然震惊了科幻电影界,一举囊括多项国际电影大奖。这位导演就是不鸣则已、一鸣惊人的邓肯琼斯,演员则名叫山姆洛克威尔,解密,而这部电影的名字,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—— 《Moon》,就是《月球》。
在能源危机、地球变暖的未来世界,一家月球工业有限公司 Lunar Industries开始在月球上大举开采可提炼氦三同位素helium-3的矿物,作为无毒无害的新型能源。
太空作业员山姆贝尔与公司签下三年合约,派遣至月球矿场进行开采作业。孤独一人的他,日复一日地在空旷基地中重复着工作、浇花、跑步、雕塑模型的规律行程。
唯一陪伴他的是一名拥有高智能、语音温和的机器人格蒂(Gerty) ,而他在冷寂外太空上最大的心灵寄托,解密,便是透过半故障的通讯装置,与地球上心爱的妻女以不同步的影像短讯来鱼雁往返。
合约到期仅剩两周,山姆就可以返家团圆,但他此时身心上却出现异状,不但头痛欲裂,还不时在基地上看到神秘女子的幻影。
精神不济的他在采矿时遭逢意外后、昏迷不醒。在被格蒂唤醒后,山姆在基地外头的矿场发现了与自己长相一模一样,拥有相同身份、记忆、与情感的一名男子,一连串的悬疑谜团也随之浮现,那人究竟是虚构的幻影,还是真实的活体?
两人又该如何化解彼此间对立的存在矛盾?谁又才能重返地球,投向家人的温暖怀抱?
科技伦理与人性的深沉辩证
相较于众多大而无当、堆砌华丽视效的科幻巨作,《月球》就像是一个袖珍的逸品,它没有恐怖的太空怪兽、浩大的战斗场面,仅由一人演员对着电脑与分身自言自语的戏码,便成功传达了太空冷酷异境中渺小个体所经历的存在危机、现实幻灭,并藉由资本体制和人性需求间的悖论,辩证了新兴科技如何该介入人类生活的深沉议题。
总括来说,本片的主题及故事形貌并非全然原创,其思维理路、角色设定大抵可依循着科幻类型系谱,找寻出各种原型加以参照。
片中迷离悬疑的气氛、孤寂的太空舱生活,令人直觉联想到 斯坦利·库布里克的《2001太空漫游》、塔可夫斯基的《索拉力星》,而片中人工基因复制、植入虚构记忆的桥段,更令人想起雷德利·斯科特的《银翼杀手》、押井守的《攻壳机动队》。
曾攻读哲学研究所、思想底蕴深厚的导演邓肯·琼斯,在幕后花絮的访谈中坦承说:其少年成长过程中所热爱的《宇宙静悄悄》(Silent Running, 1972)、《九霄云外》(Outland, 1981)等片,对《月球》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,而这些电影其实已经是受过《太空漫游》等经典洗礼的后期科幻作品。
《宇宙静悄悄》描述饱受环境灾害摧残的地球,已无法再让植物生长,一名科学家在太空站温室中试图复育植物,却接到摧毁温室的命令,因而和机器人合作守护外太空家园的最后一片净土。而《九霄云外》则描述了黑心企业在外太空矿场剥削、毒害工人,引发主角义勇反抗的故事。